今天去上這學期的第一堂鋼琴課,

雖然有點緊張,不過總算是安然下課。

每次去上課的時候都很緊張,

因為知道自己彈的還不到標準。



以前盛傳一個笑話,也許應該說是故事。

故事出現了兩位大師,如果沒記錯,

一個是魯賓斯坦,一個是霍洛維茲。

到底是誰講哪一句我已經不記得了,

總之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人去找大師一求教鋼琴,

演奏完之後,

大師說:「你的音樂缺乏生命力,你應該去旅遊,體驗人生。」

這人聽了大師的話,就開始認真的旅行,

回去之後,他找了另外一位大師聽他演奏。

演奏完畢,大師二說:

「哼!體驗人生?你還是多練琴吧!」



音樂性和技巧不見得是並存的。

有的老師認為,音樂性可以克服技巧上的困難。

有的老師認為,唯有把技巧磨練完畢,音樂自然呈現。



兩種老師我都遇過,要選出一種嗎?

我個人認為,音樂性是天生的,

如果技巧的問題能夠克服,

能夠使音樂性輕易的發揮。

換句話說,如果技術上的問題無法克服,

音樂性是沒有辦法被連接的。

但是技術克服了,也不代表你就擁有音樂性。



至於我嘛,

音樂性勉強有一點,

技巧可能也還過得去。

但是總覺得就停在那兒了。



畢竟,中間有一大段的空白。

能夠先 hold 住到一個水平,

就該慶幸了。

要知道這種東西,不進則退。



謝老師說我的手指還可以彈,

多少是給了我一些信心。

但是手型的缺陷仍然存在的。



這是個既現實又殘酷的問題。



要不和別人比較是很困難的。

畢竟這是一個競爭的時代。



但是其實我很迷惑。



前幾天看到的成績讓我大受打擊。

說不好嘛,其實應該說它一直在一個水平。

其實到大學之後我沒那麼在意成績。

反是現在,我很在乎。

也許只是想證明這幾年沒退步。



是因為詮釋的問題嗎?

也許吧。

我還不是很懂俄國派的精神。

從美國老師變成俄國老師,

不同文化背景的曲式思考必然不同,

雖然都是同一個作家的作品。

以致於成果充滿不穩定和疑惑嗎?



總之,不夠好是一個事實。

不好不好不好不好不好。

就是覺得不好。



到底念這個研究所只是為了讓月薪增加,

還是逼迫自己正視鋼琴的問題,

還是真的走向音樂教育的研究?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選項?



想起來,好像總是沒有很純粹的只做一件事情。

沒有單純的只念音樂班,還要為學科奮戰;

沒有單純的只念音樂系,還要為教育科目煩心;

沒有單純的只是教書,還要管理大小雜事。



為什麼沒有純粹?



葉老師說了一個方法,完全專注性的抽離。

只是常常很難達到。

大概是我有注意力缺陷吧。

葉大師之所以為大師,是有他的哲學的。



應該要想個辦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po 的頭像
    copo

    精神病院的存在

    co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