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上完小布,

講講我和小布好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

喜歡幫音樂家取個暱稱。

好像裝熟之後,你們倆感情會好一點。

不過事實上常常只有慘劇發生。



Johannes,Brahms,德國人,三B之一。

承襲 Bach 和 Beethoven,

浪漫樂派的中流砥柱。

1883年,五月七號,金牛座。



高中時候彈過一次,

完全不知他在幹嘛。

真正要認識,要算是大二的室內樂課。

我和清還有小雯說要上李肇修老師的室內樂。

我和清去博凱挑譜,班上樂器不多,能有好組合頗難。

我們三個人有兩種選擇:

長笛+豎笛+鋼琴。 OR

豎笛+大提琴+鋼琴。

還真的讓我們兩種組合都找到了,

年幼無知,後來選了 Brahms op.114,

組合一。

原因只是因為譜看起來很簡單。

(在此學到一個教訓: 

   千萬不要選譜看起來白白的,那是另一個地獄。)



室內樂的困難是另外一件事情。

應該說小布本身就是個困難。



他和克拉拉‧舒曼的故事無人不曉。

金牛座死硬派的個性,

加上想愛愛不到,

只會在音樂中偏執的出現。



我認為最標準的小布是二對三。

二拍子對三拍子,

沒有人比他用的更完美。

只有他的二對三,一聽就知道是他。



我們只練了第一樂章。

常常是兩個合攻一個。

他使用二對三,

並且製造大量的空間在三個樂器中間。



他的作品還有空間這個特性。

把時間擴張成空間。

李老師在修曲子的時候在這部分指點很多。

空間感的營造不只是技巧而已。

三個人的共同呼吸,

到底這句要唱多長?

到哪裡才要停?

下一句在哪裡?



三個毛頭小鬼要拉 Brahms?

還是回去再喝一點奶吧。



不過不怕死的我,

大三又找上他。

因為他對我太有魅力了。

那時候練了 op.116 三個樂章,

當然技巧是另外一個要克服的地方,

畢竟我的手不夠大,要有豐滿的和聲需要小技巧。



當時那首曲子其實考得也沒有很好。

不過卻讓我有一點能和小布相處的自信。

學弟有次在老師的大班課聽到,

等我下來之後,問了我這是什麼曲子?

他覺得很好聽,想去買唱片來聽聽。

之後他遇到我,對我說:

「學姐,我覺得你彈的比唱片好。

   唱片聽起來缺乏一種生氣。」



至今我仍感謝學弟的這句話,

即便是恭維,也讓我振奮了一些勇氣。



那段時間我的臉上,

似乎帶著 Brahms 的面具一樣。



有人說,小布適合四十歲以後的人彈的。

有著風霜,有著歷練,

才能瞭解他的痛苦和悲傷。



碼的,那段時間你組碼不就像個歐巴桑了?

連我老師都覺得我彈 Brahms 真是有點莫名其妙。



現在正在嘗試 op.79 中。

很久沒遇見他,

唱啊,老師說,唱。



真想換台鋼琴。

好難唱。



總覺得,彈小布需要耗很多元氣。

要唱,他的旋律要大聲用力的唱。

要苦,他和小莫不一樣。

小莫即使在生命中最悲慘的時刻,

他的音樂竟然是歡樂的。

多違背良心的一個人。

我一直跟他不合。

小布的個性沈穩,很多深沈之處。

非常多的持續低音。

他喜歡女中音,灰灰暗暗的聲音。



他是個變態,   

我喜歡變態。  









我愛小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