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 日選完之後,當然各方評論不斷。
針對馬英九的黨主席領導、民進黨的選票,
各式各樣的資訊一直不停的在更新。
翻閱了一下中選會的資料,
即便是民進黨選贏的鄉鎮,
在山地原住民鄉鎮以及客家人鄉鎮,
民進黨幾乎全部輸光光。
為什麼?
在噗浪問了這個問題之後,
得到了一些回應。
http://www.plurk.com/p/2vj409
台灣一直存在派系、地域的問題,
每一個鄉鎮縣市,都有自己的派系和路線。
說要統合和消除派系,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為到目前為止,台灣仍然是個「人治」的社會。
雲林縣的選舉沒有派系問題嗎?
嘉義縣的選舉沒有派系問題嗎?
縱使是與國民黨關係良好的派系,
遇到自身利益,還是自己的派系、家族做考量。
所以民進黨遇到很大的問題是,
這些派系的縣市鄉鎮以及原住民的地區,
民進黨到底要不要花費力氣下去耕耘?
先談民進黨的問題,民進黨在基層的培養真的不夠。
在里長這種最基礎的選舉,民進黨沒有培養自己的人才。
再往上的縣議員、立委,
縱使提名全上,但是數量不夠多。
這凸顯了民進黨的世代交替的問題。
沒有培養更多的人才,從基層開始慢慢努力。
縱使有很多很好的人才,但是離基層太遠。
與民眾的連結就會削弱,如何建立長遠的關係?
所以,遇到了客家族群、原住民族群,
民進黨更是面臨抉擇。
在人才培養不夠之下,
如何將這些人平均分配的基層努力?
是不是選擇性的,挑有利的去安排?
的確,去開拓自己不好掌握的領域會很辛苦。
但是台東縣縣長候選人劉櫂豪給了一個很好的例子。
他選輸了後,還是持續在地方上耕耘,再接再厲繼續選。
這樣的努力,台東市民看在眼裡,
所以這一次在台東市他的票是贏過國民黨的候選人。
但,在台東其他地區,劉櫂豪還是全輸國民黨候選人。
我相信劉櫂豪應該也是會去耕耘其他的鄉鎮,不單只是台東市,
但是有這種結果,有兩種可能:
一、他努力不夠。
二、縱使再努力,某些人的想法、觀念還是無法改變。
雖然我希望相信,有努力,就會有成果。
但是事實上很多事情不是這樣預期的發展的。
劉櫂豪是賭注,
他花費長時間在國民黨鐵票區耕耘,結果只有兩個。
一、徒勞無功 二、漸進翻盤。
要達到一很容易,要達到二,真的是賭注。
就目前的結果來看,其實可以很樂觀的說,這種努力是有結果的。
但是,什麼時候會有成績?其實還有一段路。
這對民進黨是個新的啟示。
到底面對這些所謂的國民黨的鐵票,
你要不要去耕耘呢?
很辛苦,真的很辛苦,但是會有結果。
可能時間要花很長,你要不要花時間呢?
如果不肯花時間,
這些地方永遠都拿不下任何的席次。
而在客家族群和原住民族群部分,
我對於他們重情重義的表現其實不意外。
只是感慨,我們受了教育,卻永遠還是只能「人治」,
我們的教育是不是出了很大的問題?
我們的教育是否教育了人民如何選閒與能?
我們的教育是否教育了人民,不要拿賄選的票?
何時我們才能夠以理性的思考來看待問題呢?
這篇寫得很雜亂,
其實有很多問題在中間還需要尋求解答。
有空再來好好想想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