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馬總統提出了「識正書簡」的政策,馬上引起廣泛討論。
馬總統認為:
馬英九說,兩岸關係改善,在這方面有一個共識,雖然要一夕更改不可能,但很多大陸學者也主張要逐步多使用正體漢字,因此,目前已發展出一個新的概念,就是「識正書簡」,要認識正體漢字,但寫的時候怎麼寫都沒關係。
人家是因為本身使用了簡體字,為了要多認識正體字,所以才提倡「識正書簡」。而我們本身就是使用正體字,如果今天要認識是簡體字,再怎樣也應該是「識簡書正」。
馬總統又認為:
馬英九表示,在國外有許多中文學校,教台灣來的學生正體字,碰到大陸來的學生,就教簡體字。他認為正體字代表中華文化的特色,但大陸因為採用簡體字,有些正體字看不懂,因此他希望兩岸在這方面未來也能達成協議,採用「識正書簡」方式。
為什麼我們要跟對方達成協議啊?有任何理由嗎?!是因為要表達善意?還是因為這樣直接統一文字之後,邁向統一之路就更無阻礙了?
這篇報導非常值得注意,這是一個政治性的政策,但是之後會從教育政策下手,以達這個政治政策的目的。
教育永遠是執政者的工具,攸關於任何的觀念與想法,皆可從教育中達成。我們小時候被教導要解救水深火熱的大陸同胞,看著小魚力爭上游,這些就是教育當成工具的實例。
從教育的層面來看,以現在台灣的學生的國語能力,要「識正書簡」大概會全部變成文盲吧。網路上流傳很多白癡造句,還有各種錯字連篇的作文。現在小孩由於書寫工具的演進(如打字),對於文字的駕馭已經非常低落,能夠正確用字的孩子更是有如奇珍異寶。以這種學習狀況還要要求他們看的和寫的不一樣,無非是更加深了學生學習的困擾。從九年一貫之後,學生的學習壓力由於科目的整編,以及授課時數的壓縮,已經塞了各式各樣的課程。如今若要再加上「書」簡體,絕對在學習上是個壓力,造成學生學習衝突。
但,我想這正是執政者所期望的。由於學生這樣兩種都要學很辛苦,所以我們就統一吧。大家都來學簡體字,就這麼的順理成章,兩岸就統一了!
台灣是現在使用正體字的重要基地,馬總統既然認為我們要跟古籍連接,我們為什麼要跟毀壞這些造字傳統的地方妥協?我們不積極保護、推廣正體字,還要屈就於使用那種不倫不類的怪異文字?除了政治目的之外,我實在看不出這對文字文化保存有任何意義。
要統一,何必用這些奇怪的招數?直接宣布統一不是快一點嗎?
用這種手段可是怎樣也掩蓋不了要統一的決心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