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天在研習閩南語進階研習,
算是被半強迫性的吧。
雖然我喜歡說閩南語,但是我覺得叫老師去做這種研習還滿蠢的。
台北市還說:
如果沒有閩南語初階研習合格,
不得教授閩南語課程。
啊哈!那要是我一直拿不到,豈不爽哉?
這堂課名正言順給有證照的老師上課,
豈不更好?
初階 36 小時,就可以把台語教好嗎?
昨天上朱阿莉老師的課,
提到一個在閩南語教學的觀念:
把教授注音符號的方式運用在閩南語教學上。
這個部分我相信教過書的都不覺得難,
比較困難的在於拼音系統的混亂以及教師自己對拼音系統的不熟悉。
不熟悉的情況下,是很難完整授課。
有位同事在家從來不講閩南語,
她通過初階,然後來教授閩南語。
另外一位同事從來沒通過初階,
但是自小閩南語是她的母語。
在教材教法都很完整的情況下,
哪一位老師教起閩南語課程會比較得心應手?
昨天有興趣終於把漢語拼音跟通用拼音給弄清楚了。
朱阿麗老師提到:
「漢語拼音可以把注音符號某些問題給解決掉。」
聽起來的意思,應該是比較支持漢語系統拼音的。
在我每次想到注音符號這個糟糕的拼音法之後都想寫一篇抱怨文。
今天上徐建華校長的課,
他也提到注音符號發音的問題。
這是每個教注音符號老師都會遇到的問題。
我們的語音與注音符號的拼音系統有太多出入。
如果說通用拼音和漢語拼音的爭議在於他們的用法
(通用拼音適合台灣方言的拼音方式,漢語拼音則為現在中國所通行的拼音法。),那注音符號我認為是第一個必須在台灣直接丟掉的拼音法。
就拼音這個學問來講當然不是我的專長領域,
但是在教書的過程中我想有點觀察力的人,
即時沒有音韻學的專長,都可以發現注音符號的問題所在。
注音符號是全世界單一性的符號。
意思是說,除了在台灣之外,全世界其他地方並使用這套符號。
它是被創造專門為了學習正體中文的拼音法。
在小一階段,現行必須學國語、英語(台北市偷跑之後一堆人在上)和鄉土語言(包括各地的鄉土語文,不侷限只有閩南語),
注音符號、正體中文、英文字母。
老是有人說語文越早學越好,
但是可能是這樣喊的人他們都很讚,學習力很強,
教書之後,發現這種混雜的符號學習,
對於有些孩子來說是很大的負擔。
台語使用羅馬字的拼音方式,
有些字是可以和英文字母相通的,卻不能與注音符號相通。
站在以通用,並且在學習上讓學生以舊經驗累積進行新課程,
更沒有理由可以支持注音符號。
另外一點就是注音符號所發的聲音已經與台灣語音發展相去甚遠。
「風」的注音是ㄈㄥ,但是我們念起來是ㄈㄨㄥ。
在北京話他們的確念出來的聲音是ㄈㄥ,
但是台灣的發音是帶有ㄨ音的。
這個例子還包括「婆」注音為ㄆㄛˊ,唸成ㄆㄨㄛˊ;
「抹」布的注音是ㄇㄛˇ,唸成ㄇㄨㄛˇ。
對於學生來說,明明在他口語中有的音,卻不能寫出來。
這個拼音對他來講是記憶性的。
而他所標示出來的,也並不是所謂正式的北京語說法。
每次考試為了這種東西扣分,說實在我都覺得學生很可憐。
(當然我自己也是在這種教育下長大的)。
更不能理解的,為什麼要學習一種拼音方式,
卻是自己說不出口的?
如果我們可以「大舉」(這一定得要大舉)把注音符號摧毀,
學習正體中文使用拼音(通用或者漢語在另外討論),
在低年級需要學習多重語文的小孩來說,
或許可以減輕一點負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