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圖片竟然不是日本?
是的,不是日本,真的不是日本。
但人家也是世界遺產喔!
其實在去年就想要有點改變,
理由有很多。
但是去年暑假因為某些原因,最後臨時還是決定去一趟日本散散心。
去日本是最快準備的國家了,
因為這十二年我都只跑日本。
當初會跑日本的主要理由是,我不想搭很遠的飛機。
去關西自助後,喜歡上那裡的整潔、乾淨、進步還有古蹟。
日本可以很知性,也可以很現代,更可以很戶外,
基本上各種類行的玩法在日本都找得到。
雖然還沒有完全把日本跑完,
但也差不多該稍稍休息一下了。
改變的理由很多,某天在噗浪也寫著,
對日本就像談戀愛一樣,突然沒了愛。
在免簽證又日幣狂跌的狀況下,
台灣很多人跑日本玩。
當在日本的時候,有時候會覺得自己還在台灣。
所以去年很多行程我都是往鄉下跑。
出了國,就希望能夠脫離現在的環境,
感受、觀察一些不同的文化,
耳朵聽著不同的語言的聲音。
曾經一度有想再去美國看看,
但是住宿費用真的很驚人。
所以雖然排了行程,但最後還是擱著沒有執行。
這一次的成行,要感謝 C 和 E 兩位。
在今年下學期開學前一天,
我們一起約了去吃火鍋「慶祝」開學,
為了振奮開學的情緒,決定來規劃暑假行程。
E 說道想去看看吳哥窟,這裡可是世界遺產,
而且由於遊客過多,柬埔寨政府考慮要關閉維修。
為了避免這個遺憾,邊吃邊決定,那就是吳哥窟了!
吃完火鍋,大家真的就認真找了起來。
雖然中間有其他朋友跟我們說,
七月的吳哥窟非常非常熱!
但下定決心就不要更改,
反正吳哥窟冬天去夏天去都很熱,
就一次熱到底吧!
決定好地點是吳哥窟之後,
再來就是決定怎麼去。
我搭飛機一向先考慮飛行記錄優良的航空公司,
所以查了查往吳哥窟的航班,
發現包機直飛的話只有復興,
當下當然就不考慮 XD
直接選擇要轉機的航班。
轉機當然比較費時間一點,
但好處是我們還有另一個地方可以跳點。
研究了轉機的航班,發現可以曼谷轉、胡志明轉、新加坡轉。
香港是國泰轉,但是當時的機票貴到很離譜,完全無法考慮。
我學妹在六月時候訂從台北→香港(停留)→金邊(搭巴士前往暹粒)→暹粒→香港→台北,
這樣票價才一萬多。
曼谷轉是華航跟曼谷航空聯營的班機,也被我打槍了。
所以最後我選的是沒有搭過的新加坡航空(TPE→SIN)以及他子公司瑞安航空(SIN→REP)的機票。
票價含稅後為22900。
所以我們最後是各自出發,然後在吳哥窟的暹粒集合。
接著是開始安排行程,挑選旅館。
都是找時間完成這些工作。
然後我們就出發了!
沿途熱熱熱熱熱熱熱,
熱到回來!
說好的吳哥窟雨季會比較涼爽呢?
只有最後一天才感覺到:
啊,這是吳哥窟的雨季啊。
其他天只有,熱熱熱熱熱熱。
接著我們又各自分開,
C 和 E 去了曼谷,
我和 K 到了新加坡。
上一次到東南亞,是印尼的峇里島,
那是 2003 年,也是自助。
再次進入東南亞,我覺得整個世界的味道都不一樣了。
去的這兩個國家都是東協成員,
我承認我的認識不多。
而這一趟到東南亞,我有很多感觸和想法。
目前尚未能好好的整理,
希望之後透過寫文章的時候能夠好好的說清楚。
由於這兩個東協成員的差異很大,
從一個國家轉換到另一個國家的落差讓人訝異。
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很弱。
回來的時候碰巧讀到兩篇文章,
我認為需要當成借鏡:
之一
【投書】Chaoshorizon:在菲律賓線上賭場臥底兩年,我想告訴台灣人……
之二
台灣競爭力岌岌可危:「柬埔寨客戶說台灣好便宜,泰國供應商說台灣好好買」
他們人民的生活態度、為國家的努力,
都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
我會把去年還沒寫完的日本先完成,
之後再慢慢開始補上今年遊記。
論文打算要動工了,所以時間更少了。
就讓我慢慢補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