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9/28 19:30  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
            9/30 19:30 國家音樂廳
指揮:漢斯‧洛特曼 (Hans Rotmann)
鋼琴:波哥雷里奇 (Ivo Pogorelich)
樂團:NSO
曲目:
柴可夫斯基 :《黑桃女王》序曲
柴可夫斯基 :義大利綺想曲 op.45
柴可夫斯基 :《睡美人》芭蕾組曲  op.66a
中場休息
拉赫曼尼諾夫:c 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op.18

我很少寫音樂會的感想。
學藝不精,聽聽就好。
今天試寫一下。

這一場主要要去聽 Pogorelich 彈拉二。
雖然之前聽葉老大說過一些他的驚人事蹟,
不過終究要去聽聽才會知道。

關於 Pogorelich 的拉二,
請看葉老大的文章。
http://www.wretch.cc/blog/andreiyeh&article_id=21719902

我自己也滿爆笑的,
我就真的從第一個音開始按下我的碼表。
果然一開始的和聲就非常慢。
這裡的慢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當樂團一起進來之後,
整個速度真的比其他人的版本慢多了。

第一樂章有一段的合奏非常明顯感覺樂團在快,
然後鋼琴拼命想壓下速度。
不過後來大部分的 tutti 就比較沒有這種情況。

整個聽起來非常怪異。
因為只要是 tutti 還算是「正常」,
可是獨奏部分就整個慢到覺得快不能呼吸了。
所以整個曲子就像被切成好幾塊。
聽起來覺得快心臟病發......
他的重音很特別,
以前聽其他的版本並不覺得那些樂段某些音群會特別突出。

不過他的音色好乾淨~

整個拉二由於他的速度,
讓曲子切成了好幾塊。
像第三樂章的詼諧的快板,
聽起來一點都不詼諧。
好像框框裡面假裝要跳舞,
可是其實一直卻撞到框框。
比起大師伯的熱情奔放,
今天聽到這個樂章整個人冷掉。
不過不能否認在某些樂段中的偶爾會有一些驚喜。

總算見識到這種「特別」的拉二。
他的速度影響了整個樂曲的型態。
這種特別的拉二,實在不合我的胃口。

說一下這位指揮。
上半場曲目中,
《黑桃女王》序曲和義大利綺想曲,
他沒有使用指揮棒,
完全靠著身體去指揮。
直到睡美人以及下半場的協奏曲才用指揮棒。
覺得是個滿妙的人,
可是總覺得這樣的老柴不夠憂鬱........
太過於明亮和正面。

此外,
這是一系列「發現柴可夫斯基系列」,
可是為什麼沒有彈柴一卻彈拉二呢?
這真是個謎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