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開始重新學習日文,
能夠突破五十音實在令人可喜可樂。
學到動詞之後才真正瞭解日語的關鍵在於動詞的變化,
也才瞭解日文的動詞釋放在最後面來決定整句話的語意。
因為這樣會注意到「果汁添加」這件事情。
剛剛說了,在日文的用法上,動詞是放在後面的,
所以在日本商品上面常常會看到某些字樣:
預約不要、
糖不要、
野菜添加、
維他命添加。
然後現在發現,台灣非常多商品,會運用日文的語句方式當成文宣。
就如同上圖糖果中的「天然果汁添加」,
有些是寫「蔬菜使用」。
這種句型的中文文法應該是:
糖果中添加了天然果汁。
糖果(主詞)+添加(動詞)+天然果汁(名詞)。
這是中文的句型,
怎麼樣都不會把天然果汁(名詞)+添加(動詞)這樣組合。
但是現在因為太多商品的設計交換,
這種文句在台灣商品上不難發現。
我總有種被文化入侵的感覺。
雖然日文在台灣人的生活中有太多名詞是沿用日文,
但是在語句的使用上,台灣還是保有中文的用法。
現在一旦連語句使用都有其他語文的痕跡,
我認為這個值得關注。
因為語言的死亡取決於流通度。
如果今天這樣的語句被大量使用,
有可能會將遠本的語法取代,
而變成另一種語言的語法,
原本語言則會慢慢式微,最後可能面臨消失。
語言的同化性容易讓文化產生混淆。
現在不少人除了使用日語句法之外,
更多的是中國用語。
小三、很牛、傻逼、立馬......。
這些語句也天天在媒體上強力放送。
他會侵蝕台灣原本的語言習慣,
建立文化上的認同。
但是似乎沒有人關心這一點?
我不是語言學者,
純粹就文字流動所做的觀察。
如果我們一天到晚嫌棄為什麼我們學生的作文能力不好,閱讀能力不好,
那請先檢討他們所接觸的各種媒體所散發出來的文化元素,
是否也連帶影響學生的句法。
現在學生要背的罪名很多,
但大部分的原罪是大人製造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