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曾想也個標題是「在台北街頭,迷失」。
那是一次在台北車站的經驗,我在那邊迷失了。
這一次則是在大阪的街頭迷失。

29 台北紅樓.JPG  

說真的這不意外,
畢竟我們和日本在政治上有 50年交集。
所以在建築物、生活習慣上,都有一定程度的重疊。

我媽就曾經誤認東京車站,問我說,這不是總統府嗎?

除了原本的建築之外,
更大的改變應該是臺灣進了非常多的日本品牌。
MUJI、UNIQLO、MISTER DONUT(全部都舉例到統X集團進口的)......
這些招牌在台灣的街上處處可見。

舉這三個牌子當例子也是有原因的。
2004 年開始跑日本玩的時候,
這三個牌子都還沒進到臺灣。
我記得那時候大家大推  MUJI 的腮紅刷(我有買一把),
UNIQLO 便宜的衣服。
我找到小時候的記憶, MISTER DONUT 拿來充飢。

後來這幾個牌子都開始出現在臺灣街頭。

這次迷失感,
是因為我在大阪天王寺附近準備回飯店時回頭一看街上的招牌,
大大的 MUJI 和 UNIQLO 就高高的掛在日本的街上。

瞬間我突然不知道自己在什麼地方。

同樣的迷失感是在台北車站一樓。
那邊的店家排列方式以及商店,
非常的日式風格。
我就想過:
如果我是一個外國人,曾經在日本待過,
來到台北車站大廳,我一定會混淆我在什麼地方。
因為看到的不是臺灣味,而是日本味(雖然是表面上的)。

而這種感覺在大阪出現,也是不可思議。
畢竟街上還是有不少日本才有的招牌。
但是當下在我眼睛內看到的,
就讓我愣住了。

本來外國品牌到世界各地拓展是必然的趨勢,
臺灣也有其他的國外品牌進駐,
但是不若日本品牌者眾。
政治加上經濟的重疊,
這種相似的感覺一定還有。

所以我才會說,
維持怎樣的臺灣美學風格,
讓這些日本招牌進駐臺灣的時候,
才能與日本的重疊感消失呢?

這問題好難,不是我專業領域(是有什麼專業了?),
但我的確為臺灣感到憂慮。
沒有主體個性的突出,
無法讓人留下印象。

這都算是有點憂慮吧。
臺灣的主體性格的消失,
文化的侵蝕。
只希望臺灣能夠好好保持自己的個性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po 的頭像
    copo

    精神病院的存在

    co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