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jpg
(2004 年的世界三大夜景的函館夜景)


昨天看到酪梨壽司發表的「大地震中的小故事」真的感觸很多。
對於第二個故事中的日本小學生的故事更是值得反省檢討。
今天看到就醬營養午餐中的巧可也分享他們的防災教育,也是汗顏!


臺灣不是沒有防震教育,
打開各校行事曆,訓導處應該都有安排防震演習。
看看巧可分享的,
日本是每月一次,而台北市目前是一個學期一次。
練習量真的差太多了。

其他學校怎麼練習我不知道,
敝校的方式是:
訓導處放地震音效→等音效停了之後→小朋友頭頂著書包到操場上避難→餘震音效→要立刻停止動作→餘震停了繼續移動。

酪梨壽司提到,遇到地震發生,日本小學生會先頭帶「防災頭巾」。
我們防災練習的時候,地震音效響起來,
大家是笑著躲到桌子下 
小朋友大部分覺得這個很好玩........

日本都用防災頭巾了,
我們竟然叫小朋友頂書包逃命?
現在的書包設計又千奇百怪,還有拖車型的,
裡面的書本又多,這樣真的扛得起來嗎?

我記得我小時候的防災演習,
除了躲在桌子下面之外,
之後還要有編隊。
我們必需移動到防災教室避難。
但是這一些現在都沒有。

132.jpg
(2004 燈火初上的函館)

如果地震來了,真的可以確實的逃出嗎?
我非常懷疑。
看到日本小學生的訓練,我為我們小學生的防災訓練擔憂。



019.jpg
(2004 年,函館朝市,現在泡在水中。)

另外令人擔憂的是臺灣的建築耐用度


這次看到他們的避難場所大多為各小學校、公民館,
這些都是日本政府的財產。
他們堅固耐用,可以在災難時候讓人民避難用。
裡面更是有百人份的毛毯、食物和水

我記得我們學校應該也有標示,
這是重大災難的避難所。
但我確定避難所裡面沒有百人份的毛毯、食物和水。

換句話說,
如果真的到這邊避難,學校無法提供最基本的需求。


說得更嚴重一點,災難發生的時候,
這些臺灣的避難所可以避難嗎?

921 大地震的時候,
同事說他們中部地區,
倒下去的通通都是政府機關的建築物,
民眾自己蓋的房子都沒事。

這說明了什麼?
政府機關的建築物耐震度不足,品質不佳!
這樣的建築物怎麼能夠提供防護呢?

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到住家附近的小學走走,
觀察一下小學裡面的建築物,
牆壁是否斑駁脫落,是不是建材裸露。
如果沒有,恭喜您,您家附近的小學應該可以避難吧。
如果有,那請您通知里長,請他們動用力量讓政府快點做補強。
(雖然我覺得補強可能沒用)


最後,最佩服的就是他們的紀律。
用紀律兩個字有點怪,但是真的是如此。
災後大家還是排隊領食物、領水、開車加油。
各大企業也主動提出救助:
免費的飲料、食物、無線網路,
政府也會買單。
這些小地方絕對是日積月累的訓練而來的。
雖然日本人的個性壓抑,在日本街道上常常看到他們很多類似的穿著,
他們害怕與人不同。
但是這種特殊的民族性格,在災難發生的時候卻是救命特性。
我們的政府能不能提供這些給我們呢?
先給一個避難所吧!

日本加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