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繫放」和「救傷」是我當年還沒加入鳥會前去玩的兩組。

好像應該也來做一下記錄。
先來說明一下有關於繫放吧。

何謂「繫放」?

http://wagner.zo.ntu.edu.tw/guandu/article/2-7%C3%F6%B4%E7%B3%BE%C3%FE%C3%B4%A9%F1%AC%E3%A8s%A4%B6%B2%D0.htm

這網址有大概說明一下繫放的事情。

懶得開我就轉貼過來。

鳥類繫放的意義

所謂鳥類繫放,即利用有效率且對鳥類較安全的方法捕鳥,然後在其身上裝置可以辨識個體的標記(如腳環、翼標),並測量及檢視身體各部位(如體重、羽毛更換的程度),最後將牠釋回。因此鳥類繫放的意義在於蒐集資料,並與下次再捕獲這些鳥(回收)所獲得的資料做比較,當繫放的數量夠多時,經由資料的歸納及分析,將可獲得更多有關鳥類遷移、族群、及分布等等各方面的知識。

 

鳥類繫放的目的

1.了解遷移的時機、方向、路徑、速度及重要的停留點。

2.了解族群分佈及每年遷移的族群變化,以及亞種的分類。

3.了解野外的生存年齡及成長狀況。

4.獲得測量及檢視的資料。

5.了解族群內不同性別及不同年齡的個體在數量及遷移順序上的差異。

6.研究鳥類內、外寄生蟲或病毒等與人體疾病的關係。

7.彌補野外的觀察記錄,如夜行性或隱密性較高的鳥種。

8.提供擬定保育政策時之參考。

 

繫放員的態度

1.在繫放的所有操作上,首要考量的是鳥的安全,鳥的安全絕對是優於對鳥的研究。

2.不知道名稱的鳥,先不要套上腳環,避免收集到錯誤的資料。

3.記錄資料要秉持客觀、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免資料有太大的誤差。

4.發現記錄有誤時,要勇於更正。

 

台灣鳥類繫放的發展

1.1964年至1971年稱為「遷移性動物病理調查(MAPS)」,這是由美國陸軍發起支援的計畫,由東海大學執行,主要目的在於研究遷移鳥類攜帶傳染性疾病寄生蟲的可能性,並做鳥類遷移及攜帶的寄生蟲的調查。

2.1986年至1991年稱為「東亞國際繫放先驅計畫」,由農委會提供經費,台北市野鳥學會執行(1989年改由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執行),希望建立完整且可信度高的候鳥遷移調查記錄,以奠定良好的研究基礎;與其他國家交換研究成果,俾對全世界的生態研究有所貢獻。

3.1991年之後稱為「台灣地區鳥類繫放計畫」,由農委會提供經費,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執行,將對本土性鳥類及陸候鳥的生物測量值、活動範圍及遷移狀況等資料的收集和探討;涉禽方面將把重點放在換羽模式及活動領域等課題之研究。 

 

關渡對鳥類繫放研究的重要性

從民國七十六年八月以後,兩個有計劃且較大規模的鳥類繫放研究中,關渡均是很重要的繫放站點,從這裡開始,義工們邊學習邊摸索,逐漸把鳥類繫放的相關技術、準則及知識建立起來。由於參與的繫放義工人數較多,持續研究的時間已長達十四年,所以累積的資料也最可觀,並且有許多重要的發現。由於地處台北近郊,在進行繫放作業時,再配合解說,也有教育遊客的功能。如今關渡的繫放研究仍持續著,每個月至少有兩組義工在關渡進行繫放作業,凡此種種對於繫放制度的維繫、繫放人員訓練及資料的累積都非常重要。

 

作業流程

1. 選擇適當地點架網,根據繫放對象使用不同網目的鳥網。

2. 定時巡網,有鳥上網即小心解下,帶回工作站處理。

3. 根據鳥腳粗細,選擇適當的腳環型號,套於右腳跗蹠上。

4. 測量嘴長、全頭長、跗蹠長、最大翼長、尾長及體重。

5. 檢視羽毛更換及磨損的程度。

6. 虹膜顏色、頭骨鈣化及脂肪量的判斷。

7. 根據以上資料來判斷年齡及性別。

8. 確認鳥身體狀況良好,資料均已記錄,便可在適當時機放飛。

9. 收網。

 

建議參考文獻

台北市野鳥學會. 1988. 東亞國際候鳥繫放先驅計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台北市.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1993. 台灣地區鳥類繫放計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台北市.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鳥類繫放中心. 1996. 鳥類繫放調查表填表說明.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台北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