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看過電影再閱讀此文。
http://jeffwsb.myweb.hinet.net/
http://www.wretch.cc/blog/spiderlily



昨天繞去看了「刺青」這部片子。
難得首映第一天就去看,
絕色影城滿滿的是人,還有日本片淚光閃閃正在上片。

這部片子在 2007 年獲得柏林影展的泰迪熊獎。
泰迪熊獎所代表的是同志電影獎。
當然整個片子中的感情走向是以同志為主。
但是整部電影看完,我卻有種「這不是同志電影」的感覺。

我看的同志電影大概只有兩部,
一是刺青,另外一部是王家衛的春光乍洩。
春光乍洩在情感的描述中是非常豐富而深刻。
但是刺青讓我感覺的到愛情比重沒有春光乍洩來的高。
它不觸及如盛夏光年等一些討論同志自我認同的問題,
不去討論在這種愛情中的隱晦,
更多是「人」本身的情感。

中文片名「刺青」(英文片名Spider Lilies),
在整個電影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刺青」本身是個很有趣的行為。
片中也幫「刺青」這個行為下了一些註解。
我相信很多人刺青有自己的理由,
有人如片中的阿東,要增強力量。
也有人像小綠,要標記愛情。

在另主角小綠身上,
她所從事的「視迅女郎」這樣的角色。
她與刺青師傅還有視迅客人的連結,
是一條奇妙的線。
看起來開朗明亮的小綠,其實很寂寞。

片子看下來,我對於在片中每個角色背後所隱藏的性格與故事更甚於台面上的。
刺青師傅所背負的道德譴責與責任。
小綠不顧道德規範而順理成章的工作。
阿東期待刺青的力量的反面意義。
大宇無法從工作中抽離對小綠的情感。
阿青想要逃避的「現實」。

片子中「手」的角色很有趣。
出現的場合也很獨特。
刺在手臂上的刺青;
被壓在殘破瓦礫下僅存的刺青手臂;
明明刺上雙刀想要擁有力量結果卻是支離在地上的手臂。

之前看到板友心得文有提到,
導演自己說,故事既然可以一男一女,為什麼不能兩女。
反過來講,這故事套用在一男一女的情況下也是成立的。
那導演把主角設定為同志的意義在哪裡?
或許同志電影也期待走出總是環繞在自我認同或者是情感處理的部分。
也許也可以認為任何故事的發生,
不見得只出現於異性戀的社會。
但是用同志的框架來看這樣的社會故事,
故事就會比較美麗一點嗎?
我也和板友有同樣的質疑。

片子很貼近現在的社會。
刺青也是一直值得研究的題材。
沒有很深奧的台詞。
串場的笑點氣氛十足。
梁洛施超美!!
楊呈琳的表現我還滿喜歡的,
比我想像中的好。

至於床戲,不用太期待。: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