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拜讀迴紋針老師的文章:「如果你買了一支智慧型手機給孩子」,
還有另外一篇蔡志浩先生寫的「不是智慧型手機的錯」也很有趣。

兩位的說法都很實際,
就是現在的教學實景。
不用說在國高中,
小學生也已經有小孩帶著智慧型手機來上學。

我自己現在也是使用智慧型手機,
真的,手機好有趣。
不僅可以有互動,有聲光、有影像,
不斷不斷刺激著大腦。

下面的回應也好有趣,
當然如果同為老師的立場發言,
大概也會認為就是這些死老師,
才會覺得這些都是學生的錯。

其實現在小孩要把持注定性更困難的原因,
個人觀察的原因很重要的是:現在的孩子接收資訊太多,刺激過強。

現在的爸媽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
有人還有平板電腦。
真的不少人覺得這是爸媽的救星,
以前把孩子丟給電視機,
現在丟給平板電腦,小孩就會安靜了。

這些孩子長大之後,
他的學習習慣已經被固定為,
有聲音、有畫面、有反應的學習法。

當這些孩子進到小學,
墨綠色的黑板,白色黃色紅四色藍色綠色只有這五色的粉筆。
黑板上的東西不會動,沒有聲音,沒有反應。
這些都違背了孩子從小到大的學習模式。

所以覺得無聊,覺得無趣,因為給不了孩子刺激。

有人說,這就是因為老師上課不生動不有趣,
無法引起學生興趣造成的。

五色粉筆能打得過 android 跟 iphone?

之前有些專家學者就一直提倡「遊戲中學習」,
真的立意很好,希望引發學習興趣。
但是現實是,過多的遊戲,孩子只注意到遊戲,
對於要學的東西沒有放在心上。

我自己小時候也很不愛上課。
小學的時候還好,還算乖巧,上課還勇於發問。
但是到了國中之後,就不想上課。
那時候一心一意只想練琴。
因為練琴比上課有趣多了。
高中則好一點,
但是對於三民主義和地理歷史這種跟自己沒什麼關係的科目,
上課更是痛苦。

沒錯,上課主題的確是能不能吸引學生的主因,
但是另外要考慮的觀點是,如果我們同意我們國家的人民需要受基礎教育,
那就是必須讓孩子接受這些無趣的課程。
有些很莫名其妙而且無聊的學科,
學生就是必須去接受和學習。

有一些長大後學習的學科,
是不會有會動的人偶、華麗的聲光效果讓你學習的。
如果在最之前不能學著在很無趣的課程中學習,
那也沒有機會達到那些高深無趣的學問之路。

重新回來上班之後看到現在的小孩,
還有很多感觸。
總之,現在孩子要抵抗的誘惑可不是只有智慧型手機而已。
開放的網路,現在的小學生知道的比我們知道的還要多。

這樣是好還是不好?
不知道。
我只知道這些孩子太早熟,不像孩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